国际扫盲日为每年的9月8日,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1965年11月17日所召开的第14届代表大会上所设立的。旨在动员世界各国以及相关国际机构重视文盲现象,与文盲现象作斗争,并促进世界各国普及初等教育,提高初等教育的水平,使适龄儿童都能上学,达到能够识字的目标。最终达到增进人际沟通,消除歧视,促进文化传播和社会发展的目标。
谈及有关“扫盲与健康”间的关系,潘基文指出,文盲现象对人类健康有直接的影响。如果不识字,人们就无法阅读药瓶上的说明。不识字意味着人们不太可能了解与艾滋病、疟疾和其他传染病有关的事实。潘基文强调,对于实现千年发展目标有关产妇保健和防治艾滋病毒以及疟疾的具体目标、应对世界上最重要的一些公共卫生挑战,扫盲是不可或缺的行动。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一个人口大国和文盲众多的国家。实现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主要目标的基本经验是:1党和政府的重视是扫除文盲取得成就的根本保证;2做好学龄儿童的入学和巩固工作是我国扫盲取得成就的基本方针;3引导学习需求,扫除文盲与生产、生活紧密结合是我国扫盲取得成就的基本措施。
50多年来,中国的成人文盲率大幅下降,已由新中国成立之初的80%降到2002年的8.72%。中国政府在2000年底实现了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战略目标,2003年全国青壮年文盲已降到5%以下。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局公布的全球过去十年扫盲最新统计数据表明:在所统计的40个国家中,中国在扫盲教育方面取得的成绩最大。